

- 首页
-
育才概况
- 学校概述
- 文化建设
- 教育教学
- 成就展望
- 星光璀璨
- 桃李芬芳
-
新闻中心
- 校园要闻
- 重要新闻
- 公众号
- 视频号
- 三香育才
-
德育工作
- 德育活动
- 规范管理
- 安全健康
- 法制教育
- 班主任之窗
- 家校社共育
-
教学工作
- 教学活动
- 教学管理
- 一生一策
- 专业课程
- 教学成果
- 教师风采
-
学生天地
- 五育并举
- 生涯规划
- 社团营地
- 心动课堂
- 班会专栏
- 心育之窗
-
学术在线
- 教师发展
- 教育科研
- 校本课程
- 名师园地
-
党群建设
- 党建之窗
- 工会之窗
- 共青团
- 少先队
- 金星团队
-
留学中心
- 留学项目
- 海外研学
- 国际交流
- 小语种课程
- 海外校友
-
招生招聘
- 开放日
- 校园地址
- 联系电话
- 咨询注册
- 教师招聘
-
生活空间
- 后勤保障
- 吃在育才
- 住在育才
- 玩在育才
- 美在育才
育才学校高二年级举办“花下鹿濯濯,青春诗翩翩” 古诗词唱诵比赛
11月26日高二年级文化部特别策划了一场集诗歌之美、声音之力、文化之韵的盛会——“花下鹿濯濯,青春诗翩翩”古诗词唱诵比赛。重温诗词之美,感悟诗词之趣,从古人的智慧与情怀中汲取营养,领略那悠远而丰厚的精神财富。




经典,是历史长河的积淀;
诗词,是中华文化的瑰宝。









活动一开场便是高二语文组尚猛猛老师带来的《明日歌》,歌声一出,现场阵阵欢呼,气氛十分热烈。

尚猛猛老师《明日歌》

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。苔花如米小,也学牡丹开。”即便在最不起眼的地方,生命也能展现出非凡的力量。2305班的同学们,一起唱响了《苔》,用最真实的情感,最饱满的声音,书写着属于少年们的青春华章。




2305班《苔》

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。”2310班全体同学合唱一首《声声慢》,这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,而是灵魂深处最真实的呼唤。每一个音符,都似细雨轻敲窗棂,唤醒尘封的记忆;每一句旋律,都如微风吹过心湖,激起层层涟漪。




2310班《声声慢》

“少年不知愁滋味,为赋新词强说愁”,曾经的懵懂与轻狂,如今回首,已成了成长路上最美的风景。2311班师生齐上阵,两位班主任带着他们的孩子们,将用他们的唱诵,为我们勾勒出那段青葱岁月的轮廓。



2311班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

“霓为衣兮风为马,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。”2308班的青年才俊们,以他们独有的方式,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长廊,探索李白那浪漫飘逸的世界——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,感受那份超脱世俗的自在与洒脱。




2308班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
2306班的孩子带来了花间鼻祖温庭筠的《菩萨蛮》,穿着唯美动人的传统服饰,用娓娓道来的旋律传递着那份跨越时代的情感共鸣。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述说着千年前的故事,让人沉醉不已。



2306班《菩萨蛮》

“后皇嘉树,橘徕服兮,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,深固难徙,更壹志兮”。爱国当是青春最美的底色。2303班带来一曲《离骚》,带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,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,体会屈子的忠贞与高洁。






2303班《离骚》

几曲唱罢,余音绕梁。2302班董文静同学带来的古风歌曲《怎叹》,带我们继续回味诗人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!

2302班董文静《怎叹》

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”这简短的八个字,描绘的是秋日清晨河边的一景,但蕴含的却是对美好事物不易追寻的惆怅与向往。2313班的孩子们带来的《蒹葭》激起了那份深深植根于中国人心底的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。



2313班《蒹葭》

“怒发冲冠,凭栏处,潇潇雨歇。”在风雨如磐的年代也好,亦或宁静平和的今日,这份赤子之心,永远滚烫。2304班的男子汉们带来《满江红》,他们用澎湃的热血,高亢的嗓音,重现岳飞将军的雄浑气魄,带我们走进了磅礴世界,感受那份深沉而又崇高的爱国之情。



2304班《满江红》

诗词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与骄傲。2307班的孩子们将《将进酒》、《如梦令(其二)》与《琵琶行》三首名篇串联成一首跨越时空的交响曲,展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与风采。


2307班《将进酒》《如梦令》
《琵琶行》

“知音少,弦断有谁听。”诗以言志,文以载道,歌以咏怀。2309班同学们用他们独特的创意与才华,将情景剧、唱诵、朗诵融为一体:一幕短剧,一曲《昨夜书》,一首《小重山》,带我们回望昨日的足迹,寻找那些曾经遗失的美好,拥抱此刻的幸福,向着未来勇敢前行。




2309班《昨夜书》《小重山》

“寒蝉凄切,对长亭晚,骤雨初歇。”不再是纸上之言,它将成为眼前跃动的一幕幕画卷,一曲曲交响。2302班的孩子们带领我们一同沉醉于这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,让我们共同沉浸在《雨霖铃》的意境里,体验那份独特的人间烟火。


2302班《雨霖铃》

“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”,2301班的学生以她的声音作为画笔,一首《离骚》勾勒出诗人屈原那激昂悲愤、不屈不挠的形象,同时也将这份精神内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。

2301班《离骚》



崔伟主任总结并宣读获奖名单



一等奖:9班
二等奖:11班、3班
三等奖:1班、7班、2班
优秀奖:4班、5班、6班、8班、10班、13班

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接近尾声,每位参赛的同学都是这场文化旅程中的重要航标,他们用声音赋予文字以生命力,让千百年前的诗篇在今天再次响起,那份感动与震撼,难以言表。无论是深情款款的低吟浅唱,还是慷慨激昂的高歌猛进,都展现了诗词独有的魅力,也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卓越才华。

供稿:高中文化部
图片/编辑:育才融媒体中心
编审:尹正华
审核:韩愉
北校区地址:
燕郊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潮白大街3号
南校区地址:
燕郊行宫西大街324号(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内)